Thursday, June 25, 2009

Michael Jackson forever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don't want to face the truth: Our beloved King of Pop died at the age of 50.
All these years he had chosed to live a secret life and the world didn't hear anything from him. Fans all over the world keep waiting until he poped up early this year to introduce his proposed tour plans. Sadly he could not live long enough to sing and dance again on stage.

Michael, we all miss you.

Monday, March 9, 2009

2009期待新碟及書藉 (3,4月)

1) Nightwish - Made in Hong Kong (and in variuos other places) /11th March
- Symphonic metal
http://www.nwshop.fi/productinfo.cfm?lang=en&tuotenumero=200623
我是很喜歡gothic及symphonic metal的。去年買了 Within Temptation(荷蘭) 的 Live CD 《Black Symphony》由於音質和演繹比我想像中差,不太滿意。超受歡迎的Nightwish(芬蘭),今次的大碟是07年《Dark Passion Play》的現場版,最叫我期待是收錄了上次沒推出的一首歌《The Escapist》。
Nightwish去年來過香港演出,希望下次他們有機會再來吧。很多人不明白為何大碟取這個奇怪的名字,樂隊創作人Tuomas Holopainen說出原因,原來他們04年來過香港錄歌。
The Escapis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3UGbFtNVbA

2) Stolen Babies - Untitled Album
- Alternative, avant-garde metal, dark caberet
07年的最大發現,我愛極了這樂隊。他們的首張大碟,我的評價是A++。
女主音Dominque Persi的death screaming不比其他男歌手差,而且樂隊風格獨特,運用有趣的樂器、各種多樣性的元素,全碟貫切那種黑沉沉的嘉年華氣氛。
上一張碟的歌:
Push Butt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GcZHxXTW90
Tall Tale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McPBBfc1T4

3) Alan Moore - 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 1910 / Mid April
- Graphic Novel
Alan Moore的漫畫多次改成賣座電影,但LXG卻是滑鐵盧,間接使辛康納利提早退休。這本是第4集了,由於脫離了DC comics/Americans Best Comics等公司,作者說創作變得更為自由。

Sunday, August 17, 2008

2000年奧運會一個赤道畿內亞泳手的故事

偶然看到這段片,已經是八年前,即是上上屆奧運會的事情了。

這場比賽有3個選手參加,都是非洲人。其中兩人偷跳,給取消資格,只剩下老實的姆薩巴尼一人應戰。說實在的,非洲運動員都不太擅長游泳,姆薩巴尼更是出奇的差,他在奧運會前只有九個月才在酒店泳池學會游泳,因得到奧委會的特許外卡才進得了初賽。他從沒在標準50米游泳池完成任何比賽,由於國際賽是計算完成時間,姆薩巴尼只好硬著頭皮完成賽事。他應該是沒預算自己會孤軍作戰的,頭50米還算像樣,泳姿完全是外行的,到回程卻乏力苦苦支持下去。他努力完成賽事的完美體育精神,感染了所有觀眾,都站起來支持他。結果奧運紀錄是48秒的賽事,他游了百幾秒,創下現代奧運會最慢紀錄。翌日澳洲報紙大字標題報導他的故事。

體育活動,要的不就是這樣美麗的人性一刻嗎?該讓世人記住的,不該是這種無名英雄嗎?

今屆京奧,看中國人的表現,已沒甚麼好談。所謂體育精神,已經在一片「超過、趕過」的精神壓力下,扭曲成為目標成就大於一切的鬥獸場決戰。金牌數目是我們國人天天掛在口邊的榮辱關鍵,體育明星的表現是國人尊嚴的心理投射……許多許多我也說不出的光怪陸離事,在大國堀起的大主題下,任何反對、投訴、質疑、關心問題的雜聲會自動消音,彷彿被迫麻醉自己,活在黑白混淆的所謂強國盛世。

當我看到現在電視台集中轉播金牌頒獎畫面,像極娛樂記者的人對著運動員寒暄無謂廢話。街上的人侃侃而談的奧運那場中外對賽如何引入勝,如何讓中國人自豪,我心酸了。

四川地震只是發生了三個月,現在再提起,聽起來好像已過了一年多吧?

中國人總想成為第一,這點不明說世人也看得出來。人家很怕我們,怕我們不擇手段達到目的。從大部份反中國的言論中,不難發現這背後隱藏的憂慮心態。

寫到這裡,已無法再繼續下去。在這個熱鬧的奧運浪潮裡,我只是他人眼中一個反常、不興奮、毫無愛國情緒的怪人。但有一點我肯定,現在的中國很難出一個姆薩巴尼這樣的人,要是有最多只佔報章小角,默默無名。

Thursday, April 10, 2008

08年春:CEF結帳,要做Project了

今天剛收到持續進修基金的信,我的第二次申請通過了,安全結帳。總算是沒有枉費兩年來的努力(雖然我覺得毫不用勁就過了兩關考試,第一是因為運氣,第二是因為程度低,我不能自滿)。
現時我完全在無壓力下享受德語課程的讀書樂,這是我中學以來從沒試過的。年末會報考 Zertifikat Deutsch,我自知過不了關的,也罷。


翻譯課程已到中段,每位老師都談過要做一份Project。單是這個功課的名字已經夠難翻了。FYP是香港大學生的術語,即是畢業論文。今次我們做的,又談不上是論文,只是一份長篇的功課,題目自己去挑選,最後由老師決定。本來我打算去翻譯小說或者科學期刊的文章,有計劃後會先做初稿。我只擔心有沒有時間去盡力搞好它,合不合格反而是很次要。我從頭到尾都是因為興趕而選讀這個課程。現在人長大了,沒必要給自己工作和人際以外更多的壓力。

考慮了幾天,現時心中想去譯的書有兩本。因為找到適合我去做的文本已經難,第二是要去查找,證明沒有中文譯本存在,所以我要找的是較早的或者是去年才出版的書籍。年代較早的書藉,尤其是小說類,那時候因為我國文壇可能沒有引進或者譯家根本沒有興趣,可能有些漏網之魚可給我去翻譯。而新近的書不用說,很大可能是沒有人做過翻譯的。我的選擇第一本應該會是講重金屬音樂的專書,由於很新而且亦是我這一年來一頭栽進去地喜歡的事物。第二本是科幻小說始祖之一的《天眼人》。我很喜歡這部作品,幾年前在amazon買到97年復印的新版。我還是小學生時看過它的日本動畫版,是川尻善昭的作品!那個時代大家都到戲院看《妖獸都市》,他就是原作者。《妖》一片那時曾引起過一陣風潮。

希望兩個中有一個能過關。評考完結以後,我會把譯文結集擺在網上,希望對這些書感興趣的人能有幫助。

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沒甚麼問題


有一位朋友最近入讀某大MBA課程,學金超過200k,唯有申請政府貸款日後還款時盡量節儉。他正為此傷腦筋,又被身旁人說三道四左右其決定。例如說「太貴了!不值得。」等等的閒話。我當然認為他做法正確,無謂因小事而煩惱。他讀的是港人認為必能掙錢的MBA,根本不用顧慮太多吧。

反觀我自己,從3年前開始不停讀這類外人認為是「興趣班」的課程。家人或別人的言語壓力一定有,但我近年人生觀慢慢改變了,已不再重視這些說話。有些人認為我不肯聽別人意見,或者覺得我只顧自我感覺良好。對這我只能說我不想費神解釋太多,我並不是這樣的人,而且我自問現在做的事100份100是正確和正常的。這個問題很難說明。用婆婆媽媽的方式說話,我討厭。在憑空的談話之間做無謂的分析或解釋,尤其是要為別人而做的,我不太想去做。無論那個是誰,我最常用的方式是不回答。我明知這只會增加家人或朋友的疏離感覺,但沒辦法了。

Tuesday, March 18, 2008

Kylie New MVs 2008

Official "In My Arm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E8EAqneUbM&feature=related
A video tributed to the 80s. Check the crazy rainbow color makeup on Kylie's eyelids.

"In My Arms" Live@ The NRJ Award(Fran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537w6f2KUc
The "chessboard" outfit again.

Official "Wo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nTrZYHK_II
I saw this official video just a week ago in some EMI MV flash on TV. It's amazing!
A retro-futuristic disco party. Kylie+wig=Great.

"Wow" @Kylie Liveshow Nov. 200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f2zYR-VkI
Actually, I like this one more. Avante-garde models walking the stage with cute Kylie singing. Who says she is old?

Monday, March 3, 2008

Brainstorming 與 Blamestorming

Brainstroming是辦工室流行術語,指眾人集體長時間無限制提出意見,直至收集到足夠的點子,或者達至一定共識。這種「車輪式」無限循環的會議,對創意產業尤其重要。一週可能每天都在開會,要求員工有相當的憑空想像力和豐富的表達能力,平時經常收集各種訊息和靈感。

這個詞有幾個翻譯,大陸叫作「頭腦風暴」、台灣叫作「腦力震盪」,還有類似的變體。我認為如用這類翻譯,不翻譯比翻譯好。這本來就是「群體獻策」,只是用了個英文詞語。

時至今日,Brainstorming已經進入任何行業、牽涉任何討論範圍。如果你是銷售員,老闆要求大家「砌好」每月業職,你們就要盡力提出在有限時間內快快賺錢的方法,例如大傾銷大平賣、多跑幾趟展銷會等等。就算是討論「如何減輕紙費,善用公司廢紙」,可能就要把銷售、會計部、採購部、行政部、清潔管理、人事部、秘書、電腦技術團隊、還有你這個完全沒關連的小文員叫來開大會。會上你會聽到很多廢話,會計部那個四眼老大姐向老闆獻計:不如叫所有人員全用廢紙發信,節省成本。跟著採購部那個平時不怎做聲的經理,忽然拿出一大疊某日本sourcing公司寄來的新價目,說公司可以廢紙換新紙拿個折扣優惠,或者買「磅數」較輕的平宜白紙放進影印機,為不停流血的地方止止血。當他以為老闆一定欣賞的時候,電腦胖哥卻插嘴說那10條line幾十部Laser printer和舊的針式印單機不可能換紙,要嗎就全數換機!要換機可就慘了,這種Total Solution的IT大兄口吻讓不懂招架的經理和老闆知難而退。行政部反建議不如就把廢紙集中到秘書那邊讓她分發循環,但平時只愛MSN、塗指甲花紋、吃零食的秘書卻說這不是她的工作範圍。她建議由清潔管理負責。清潔管理說人手太少,要求加人頭。這時候人事部頭頭,那很smart的黑衣老姐連消帶打,說加人成本比紙費還貴,再建議如果廢紙太多不如用在內部手抄筆錄,或者用來印內部書信。此話事實上是陽謀,她實際上不容許任何團隊突然壯大。而且早前還秘密跟老闆提議過,把清潔管理工作外判,是本年度她那邊的代表作。銷售隊一向得寵,整個會議只是懶洋洋的說些無謂的廢話,老闆也不會為難。人家是Profit center團隊嘛,老闆當年也是售貨員做起的,那邊自然得到庇蔭。但是,人事、會計這一側cost center為求自保,當然要犧牲那幾個早就看不順眼的雜務了。
經過2小時苦戰,你這小職員完全沒有說話權利。只有終結一刻你老闆問了你一句,你支吾一番,隨便說了句:「ok啦......」。

結果,2星期後全公司上下都無改變作風,但你這個小職員就要每天把廢紙塞進影印機去用。影印機塞紙Jam了紅燈狂閃,Printer線路繁忙全數掛掉,你打電話去找胖哥他依然推說有要事在身,叫你「自己去搞吧」。其他人仍然用新紙張工作,你卻要使用他們用剩的背面徒手書寫。一個月過去,當你很辛苦把堆積如山的廢紙用光,慢慢把用紙流程控制得很好以為事情告一段落時,你拿新紙張印的書信進去給老闆簽名,他發光火大罵你浪費!
你著急得四處求救。以後,你的同事便暗地裡蓄意地製造廢紙,再交給你用剩下那一面去工作。如此自欺欺人,讓老闆消消氣。而公司紙費大升,因減得加!

這個時候需要另一種會議:Blamestorming。

Blamestorming原本只是語帶相關的近音戲謔,說的就是集體聲討罪行,要找出罪人或者代罪羔羊為止。因為太新,很少派上正統用場,所以沒有固定中文翻譯。

在商業社會裡,推卸責任和逃避工作是任何人的本能,尤其是本身並無特長的管理階層。狼群之中的小綿羊最容易被人吃掉。而華人世界裡,責備別人是上級專有權力。Brainstorming一向不會讓小員工參加,你跟我沒去過絕不出奇。一般公司如非必要不會特別去舉行這種討人厭的會議,大多數情況下是平常會議中的隱藏主題曲。多數時候都是閉門會議,未有結果外人都只能等。

你被突如奇來的電郵召喚到公司最大的會議室。在此之前已風聞老闆和老闆的老闆等等高層都被惹怒了,所以你表現得戰戰兢兢。在會議室裡坐著那批慣常客人,你感到特別大的壓力。多數的Blamestorming會議前,你已經知道自己是不是主角,所以你會盡力聯絡各有關單位,務求找到萬全的方法確保自己能夠過關。而你那些可惡的所謂同事,最擅長的,不過是跟你說「跟我無關,貴客自理」。這些人一臉自我感覺良好,對任何無辜者漠不關心,抱著「你死你賤」的態度。
會議室的門打開了,老闆和秘書小姐匆匆走進來。秘書把影印本發給所有人,老闆望著你,咳了一聲清一清嗓門。
老闆進坐,大家忽然變得很安靜,有人甚至望著你正在不停冒汗的苦相,準備隨時幸災樂禍甚至落井下石。電腦胖哥與銷售部大哥竊竊私語,令你很不安。幾位經理級的頭目,甚至不停在文件上寫呀寫。他們是要告訴你:我們能白紙黑字證明自己部門對事件毫無責任,更有能力供出主犯!你要是亂說話,我們有能力使你丟掉工作,身敗名裂!
當你以為老闆要開口罵你,原來他是要談:公司為省錢幾年無辦週年晚宴,今年集團內各公司想合辦,要找個人當晚上台表演!之前因為年年缺席集團晚宴表演陣,老闆已經被人挑剔過,所以今天開會來罵人。
結果你雖然暫時放下心頭大石(注意只是暫時),但你這小職員,又無故被「推薦」表演唱歌。不幸地,你這個五音不全的amateur歌唱家,平時只會唱生日歌竟然要擔綱上台獻技。唯有每天OT下班後一人到卡拉OK練習,第一是想將功補過,第二是免得自己失手老闆失禮,最大件事是成為公司千年笑柄。

Brainstorming與Blamestorming通常一前一後發生,已經成為很多公司的日常操作。
我剛出來工作才聽到這個詞語,90年代大學時根本沒有這回事。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在很複雜、麻煩的人事環境下做創作,我想你同樣討厭Brainstorming。在香港這種抽取意念的方法是單向的。因為這種會議的性質,縱容大部份無大腦而又不知自己想要甚麼,卻喜歡隨意批評別人的所謂主事人能夠隨時隨地得到服務。他們張大口就有大塊肉塞過來,吃一大頓殘廢餐。有人說這是讓有talent的人物可以盡情發揮,我沒本事的話不要亂放話往一邊靠去別擋著路。我強烈地認為這些人只是看慣明星表演秀或者idol系列的天才比賽,心中老是以為別人的talent等如公共財產,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應該無條件拿出來。而他們自己則大可以說「我沒這個才能呀,你有呀你給我們做吧」就安心坐在一旁等別人表演。這正是大部份職場廢物的寫照。在一個盜版的世界,創作是低賤的行業,但往往卻跑在前線。如此吊詭的恐怖世界,Brainstorming就是廢人吃到滿漢全席的時候。
每次開會,老闆一句不滿意,旁邊的廢物加幾句「再Crazy一點」、「再突出一點」、「好像還不夠」等Bullshit,你就要窮盡心思去想去做,至直他們達至亢奮高潮。而他們又會以各種理由「Ban」掉你的idea。最後就算你怎樣Think out of the box,熬幾多個夜埋頭苦幹,變幾多個花樣戲法讓他們得到娛樂,你只會被列入無貢獻者的名單中,變成下一次Blamestorming的主角。

Saturday, March 1, 2008

Goldfrapp "Seventh Tree"

Goldfrapp有一個很白癡的中文譯名「冰金樂團」。不要告訴我那個英文字與中文譯名中冰、金兩字的關係;或者意圖說服我,說這種見詞拆成字的所謂翻譯方式是如何貼切,如何有道理。Goldfrapp是Alison Goldfrapp的姓氏,樂隊名就是用了她的姓氏,就是這樣簡單。
06年發現了Goldfrapp這支英國組合,偶然地聽到她們的那幾首風行Disco的歌曲。上一大碟玩的是電子Disco,開始覺得那種Glam的氣氛實在有意思,在此之前我完全認為Glam Rock就是頹廢,表面穿得華麗,內裡卻是污穢糜爛的。現在年紀大了,反而多了那種精神上的認同(我不能解釋原因)。以前的Goldfrapp,我倒認為無論聲線技巧或者形象上來說都很像Madonna。就算是這樣,一聽到今次新大碟,我認為這隊組合吸引力有增無減,風格漸漸成熟。

《Seventh Tree》大碟10首新歌全是中慢節奏,比較接近他們第一張大碟《Felt Mountain》的ambient風格,如果期望有跳舞歌的話可以放棄。《Rolling Stone》評此碟值3顆星,算是中上的成績,中間讚賞Alison的美妙歌聲。無疑今次有幾首歌風格很像民歌,十分抒情。例如主打歌曲《A&E》,Single和MV早早就出了,可惜大碟就是編在本年初才推出。Alison的唱法變得十分溫柔,力求清新脫俗,把以往的堂皇頹廢、紫醉金迷換成自然流暢的感性風格,歌詞內容集中於心靈創傷治癒。豎琴、結他、女聲,完全的English Folk!
《A&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iJbgCdSB8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3pQwktP-7E&NR=1 (Live)

《Little Bird》等歌曲勉勉強強仍然緊貼Electronica風格,但聽多了越覺像搖藍曲。《Happiness》是我另一首特選歌曲,節奏輕快與悠悠的唱腔,正好完全概括Goldfrapp本期的風格。幸好本碟還有這首Band sound歌,不然全碟10歌就變成08年第1套催眠大碟。

《Happines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1FHtjKf5U

不知從何時開始流行這種像女鬼喃喃自語的歌聲,印象很深的有06年的Bitter:Sweet。
大碟《The Mating Game》中「The Mating Game」(「Grey's Anatomy醫人當自強」劇集用過這首歌)和「Dirty Laundry」很是動聽。 爵士樂加電子音樂再加一把淡淡的溫柔女聲,她唱得很沒氣力但又出奇地使人聽得舒服。

另一次聽得我出神的,是去年中秋節左右陳輝陽的《十二金釵》中的「三千年前」。李香琴說獨白,中間加上近年重出江湖的關淑怡唱歌。李香琴的感性說話演繹自然叫人無話可說,但關那種迷離唱腔像迷霧裡的風嘯聲一樣悽涼。她更加使全曲只得幾句的chorus位置,變為一邊消化琴姐每個字一邊沉醉於音樂之中的彈淚高潮。用我的區區片言隻字的表達力,很難全部解釋此曲的煽情和細膩之處。總之,它在去年的音樂頒獎禮得獎了。

每逢晚上要上課,回到家裡洗澡後躺臥床上,已經是凌晨時份。我那頭不分日夜的小狗,
每次都跑來求我帶牠出去散步,但我實在太疲倦,有時只好抱抱牠。我開動那部滿是塵埃但無暇掃抹的Mac。再把Goldfrapp放進新碟光碟槽,這沉默地坐在凌亂書桌上的老戰友就開始唱歌。就這樣,我走進了夢鄉。
http://www.goldfrapp.co.uk/